微藻养殖技术重大突破!我国实现全反式虾青素量产升级

2025-04-30 13

近日,我国雨生红球藻养殖技术迎来重大突破。被誉为“中国虾青素之父”的张邦华教授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“SPD+NLS串联养殖技术”, 通过创新光谱调控系统,优化养殖模式,显著提升雨生红球藻的养殖效率及虾青素品质,通过国家发明专利认证,标志着我国在雨生红球藻精准靶向养殖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。

艾诗特虾青素 

技术突破:从“经验养殖”到“智能调控”

位于荆州的雨生红球藻优化培育养殖中心,2300平方米的吊带式光生物反应器整齐排列,6680套光反应器上每一套都配备智能光源,场面颇为震撼。张邦华教授介绍:“为了配合最新的养殖技术,工厂升级建造了养殖车间。”

自然界中雨生红球藻是虾青素积累量最高的生物来源,但规模养殖在全球仍存在瓶颈。因为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生物量低、培养周期长(约90天)、易受污染等问题,且严重依赖自然光照和人工经验。“过去,微藻养殖的光反应器需分多个阶段培育,流程复杂、占地大、效率低。”张邦华表示,SPD+NLS串联技术实现雨生红球藻养殖的“三不依赖”——不依赖自然光源、气候、与人工,推动产业向智能化、规模化发展。通过‘SPD+NLS’技术,根据微藻需求,智能调节光源和营养物质。并且24小时不间断光源,促进微藻持续生长。立体吊带光反应器,空间利用率更高,微藻生物量较传统方法提高5倍。生产更稳定,智能控制系统减少环境波动影响,批次差异率低于2%

艾诗特虾青素 

两大核心技术,提升虾青素核心品质

张邦华介绍,养殖技术升级的核心,还是提升虾青素品质。传统雨生红球藻养殖依赖自然光照,天然虾青素异构体比例不可控,有的全反式虾青素占比高,有的顺式虾青素占主体

SPD+NLS串联技术通过两大核心模块实现突破,让雨生红球藻营养阶段和孢子阶段高效衔接,实现多阶段连续化养殖,提升光热转化率,大大提升全反式虾青素含量。其中, SPD智能光生物反应器采用芯片级混光技术,精准调控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;NLS自然模拟系统则完美复现微藻野外生长环境。二者协同作用,使全反式虾青素含量突破性提升

艾诗特虾青素 

全反式虾青素:抗氧化“黄金标准”

"全反式虾青素是衡量产品品质的关键指标。"张邦华教授指出,"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能高效穿透细胞膜,人体吸收率更高"目前,我国已对雨生红球藻产品的全反式含量作出明确规定。

研究表明,全反式虾青素的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顺式构型,其吸收率可达顺式的1.5-2倍,其稳定性也显著优于顺式构型,可延长产品保质期。这些特性使其成为高端保健品、医药和护肤品的首选原料。市场数据显示,全反式虾青素价格可达每毫克9000元。

艾诗特虾青素 

SPD+NLS技术不仅是工艺革新,更是对天然活性成分“质 ”与“量”的双重突破。未来,随着技术不断更迭,全反式虾青素应用领域的扩展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虾青素技术的领导者。

关于艾诗特

艾诗特专注虾青素研发22年,拥有全球领先的全反式虾青素产业链,通过“诺奖”技术优化雨生红球藻种,提升虾青素产量和质量,产品获得央视推荐,通过国家“蓝帽子”认证、SGS国际认证等。


关注公众号

天猫商城

电话咨询
QQ客服
招商加盟